在高通胀期间股市的投资逻辑是什么?

  • 作者:黑马财经圈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8-09-20 19:06
  • 评论: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股市这条长河里多少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一时赚到钱的人很多,但从长周期看真正能从股市赚钱的少之又少,但是李驰却被称为股市“不死鸟”,要长期留在市场必须:

第一 保住本金不损失

这一点强调无数次了,只有买被低估的股票才有足够安全边际,无论是哪个大师,这是最基本的投资原则。

第二 理解宏观经济的走势

比如在现有经济形式下,高通胀,低增长将成为常态,那如何投资呢?要理解高通胀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货币发行量大, 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哪些行业会收益?基建,地产,银行,所以买这些股票。

结合第一条就知道,不能买已经上涨的股票,而要买以后会上涨的股票,这就要求提前布局,买在低谷。

金融业

中国的银行股一直是被嫌弃的,市净率常常处于1倍以下。金融乃万业之母,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额的80%,没有哪个行业脱离银行的支持可以成长。所以银行是最能分享宏观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正是基于以上逻辑,李驰开始买入银行股,又因为他喜欢成长股,所以他买了盘子相对小一点的交通银行和信业银行,招行。

比如那时候他买的招商银行就只有700多个网点,而工商银行有16000多个网点,假设新增50个网点对招行的利润贡献度肯定远高于工行,所以增长肯定更快。

那时候上证指数2500点,后来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投资者被欧美金融股下跌90%吓傻了,国内银行也大跌,上证指数在2008年11月下跌至1664点。

2008年李驰买入信业银行的时候,每股盈利是2.28元,股价是28元,市盈率12.3倍,市净率2.5倍,买入后几个月不断下跌,他一路跌一路买,最低买入价格是12.5元,平均持仓成本是19元。

到2009年底,股价回升到40元,获利一倍多。

这一次投资的几个要素:1 经济低谷期买的,所以价格相对便宜,2 宽松货币政策已定,银行股会收益。

其实相对来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比现在肯定严重的多,信业银行2.5倍的市净率也比现在高的多

现在的市盈率是4.68倍,而市净率只有0.77倍,甚至连招商银行的市净率也比那时候的兴业银行低的多,只有1.54倍。

2008年面临的危机和现在是同样的逻辑,而宽松货币政策的投资逻辑也是一样的,所以未来银行股回暖是一定的。

{!-- PGC_COLUMN --}

很多人担心银行股,其实中国银行股是最安全的,其不可能破产。

在2008年9月19日,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中投公司开始买入三大国有银行股,中投背后是国家,这其实就是政府出手护盘。

还有很多人对银行的担心是不良资产,其实银行有不动产作为抵押是比较安全的,尤其是在通胀期间,资产价格上涨是利好与银行的,因为抵押品开始大幅度升值。

怎么看上调存款准备金?其实可放贷资金减少后,只有更加优质的客户能得到贷款,能提升资产质量,是好事。

加息和股市的关系,根据历史分析加息周期和股市的走势是基本同步的,利息加,股市涨,降息,股市跌,这是因为股市和宏观经济有关,加息一般都是经济形势很好要降温才加息,所以反应到股市就是涨。

总结起来看好银行股就几个逻辑:

1 安全,不会破产

2 银行是通胀的最大受益者

3 银行是万业之母,所以只要经济增长银行永远赚的最多

4 估值低

二 中小型公司

利空出尽是利好

2008年中国平安因为并购富通集团5%的股权亏损200亿,当年其利润为227亿,亏了一年的利润,被千夫所指,投资能力受到严重的质疑,结果股价暴跌。

当年李驰买入,虽然那一年净利润受损的,但是平安的保费收入却达到了1000亿,涨幅100%,很快股价就涨回来了。到2017年其净利润890亿,早就已经超过了当年的200亿。

当市场上的坏消息反应在股价里,其实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接下来就是大涨。

这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变坏,只要盈利能力还在,短期的事件根本没有关系,实际就是股市给予投资者的良好机会。

现在很多人认为错过了平安20元的股价就不值得买了,而真正的投资者只要发现价格是低估的,就可以买入,因为公司是在不断的增长。

今天股民趋之若鹜的股票未来看有可能是狗屎,而今天的狗屎未来可能变成大热门,正确的投资短期看很像错误的,而错误的投资短期看就像正确的,这就是股市的辨证法。

同股同权的股票买低不买高

在H股和A股,好公司往往价格差不多,但如果是一家烂公司股价却不同,一般是A股更高,这是因为A股更喜欢买价格看上去便宜的低价股造成的。

2007年中国人寿上市价格40元,但是在H股却只要24元,为什么不买H股呢?低这么多?

到2010年3月,中国人寿H股价格已经到了32.7元,如果当时买了H股已经有不错的收益了,而A股却跌倒了28元,同样的公司,同样的买入时机,不同的结果。

李驰喜欢买成长股,这一点和邱国璐不一样。

在2008年预期通胀来临后,他对资源股有了兴趣,理由是:

1 随着经济的复苏,无论工业还是消费,对资源的需求都会增加,而资源一般是稀缺的,供给的速度小需求增长速度

2 在未来通胀期间,资源类是收益最大的资产

3 美元长期贬值,人民币长期升值

在资源股中李驰最看好煤炭和铜,因为他们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一点黑马持保留意见,因为资源类周期股并不好把控,从结果来看三个理由也并不成立,煤炭更不是长期供不应求。

每个公司都有一个高速成长期,是一直拿着一家公司长期不动好?还是分别买不同的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公司好?李驰认为买一个公司长期持有一辈子涨几千倍的难度比中六合彩还难,因为没有一直成长的企业,但是市场上总是有刚好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所以买中不同的处于辉煌阶段的公司概率大的多,这就像离开地球需要三级火箭一样,要及时的找到下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才能让你的财富高速增长。

2009年3月银行股市净率为1.51倍,只要这一年不亏损,2010年银行必定会因为投资的4万亿业绩好转。

明天见

—————— 分享 ——————

评论 2

  • 阿萨法 2018-09-23 23:50

    转发了

  • A股投资笔记 2018-09-21 21:16

    转发了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