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被称为“AI眼镜元年”,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推动下,智能眼镜正从“头戴娱乐设备”向“随身AI助理”快速演进。小米、华为、阿里、百度、Meta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掀起“百镜大战”。理想汽车也宣布将推出理想AI眼镜,称其为“理想最好的人工智能附件”。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爆发力:天猫“双十一”期间,AI眼镜品类成交额同比暴涨2500%;京东同期成交额增长346%,成为数码细分品类中增速第一。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28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将突破275万台,同比增长107%,领跑全球。
然而,热潮背后亦有隐忧。部分品牌退货率高达30%-50%,用户反馈产品体验尚不成熟。但大厂凭借生态整合、供应链优势和价格策略,正在加速推动AI眼镜从极客尝鲜走向大众消费。
随着产业链日趋完善,包括光学模组、AI芯片、传感器、AR显示、语音交互等环节的A股公司有望深度受益于这一轮硬件创新浪潮。
网友讨论 11
TechWatcher88:
歌尔这次真的站上风口了,之前VR回调太多,AI眼镜说不定能翻身!
小韭菜不割:
别追高,退货率那么高,说明产品还不成熟,小心又是下一个VR泡沫。
AI未来派:
理想都来了,说明这不只是手机厂商的游戏,汽车+AI眼镜可能是下一代交互入口!
星辰大海梦:
水晶光电最近涨得有点猛,是不是已经提前透支预期了?
老股民阿强:
记住一句话:炒概念不如看订单。谁真拿到小米、华为的量产单,谁才值得信。
GlassesGeek:
作为第一批买小米AI眼镜的用户,说实话识别准确率还行,但续航太拉胯了……
风口上的猪:
2500%的增长看着吓人,但基数小啊!理性看待,别被营销数据忽悠。
量子波动心:
联创电子和长盈精密最近都在互动平台回应过AI眼镜业务,值得关注!
Luna_观星者:
Meta+雷朋的成功证明海外已跑通模式,国内大厂跟进只是时间问题,产业链确定性很高。
价值捕手:
瑞芯微如果能打入AI眼镜主控芯片供应链,估值逻辑就变了,现在还是偏安防和家电。
躺平投资者:
与其猜哪只票涨,不如定投整个消费电子ETF,省心又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