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访谈中,英伟达CEO黄仁勋断言OpenAI将成下一家万亿美元市值巨头,其核心依据是OpenAI正经历"双重指数级增长":用户数量与计算需求同步爆发。黄仁勋解释,当AI从简单问答转向深度推理,单次交互算力消耗呈几何级增长,叠加全球应用接入潮,形成"指数的指数"效应。
英伟达宣布将分阶段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助其建设专属AI工厂。该设施规划能耗达10吉瓦,需40-50万块GPU支撑,相当于英伟达2025年总出货量。黄仁勋强调,这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通过芯片、软件到电力系统的全链路绑定,抢占AI时代核心生态位。
黄仁勋驳斥"AI泡沫论",演算全球需5万亿美元AI基础设施投入:"若人类年生成10万亿美元价值token,按50%毛利率,就需要等值AI工厂支撑"。他预测AI基础设施市场将达4000亿美元/年,仍有4-5倍成长空间。
网友讨论 11
Tech先知:
老黄眼光太毒了!OpenAI+英伟达组合堪称AI时代的英特尔+微软
星空下的韭菜:
明天AI概念股要起飞?已经满仓中科曙光了!
理性投资者:
警惕过热风险,OpenAI年亏损超50亿的报道忘了?
AI_Architect:
10吉瓦数据中心什么概念?三峡大坝装机22.5吉瓦,这相当于半个三峡的电力全喂给AI!
硅谷观察者:
中国AI企业要加油啊,黄仁勋说我们只落后几纳秒,但差距可能被拉大
价值挖掘机:
寒武纪的机会来了!国产替代+算力需求双驱动
量子熊猫:
5万亿美元市场?这饼画得比元宇宙还大,我先观望
DataRunner:
光模块才是真核心!每次算力升级都最先受益
科技老炮儿:
想起2000年互联网泡沫,但这次应用落地确实更快
算力贩子:
简单数学题:全球78亿人,每人每天用AI 1小时,GPU缺口就是天文数字
黎明前的黑暗:
浪潮信息估值还在地板,PB仅1.3倍,闭眼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