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漫谈投资!

一、剁手族

“投资就两门课程。一门是如何评估企业价值,一门是如何看待波动”巴神总结的无比精辟。这次说说“怎么看待波动”这门课。

不记得谁的书或者文章中有过统计,低换仓率账户(大概年换仓小于30%)的平均收益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更高于高换仓账户(年换仓100%以上)。当然这个问题“高收益”是充分条件,“抵换仓”是必要条件,不能搞反了。

巴神宁愿要波动的15%,也不要平稳的12%,其中的波动是造成人们不停调仓换股最重要的原因,因为买卖实在太方便了。因为市场中有大量趋势投资者的存在,往往波动还非常剧烈,客观讲一支股票价格短期内波动±30%甚至±50%不需要任何理由。祖师爷格雷厄姆最重要投资理论之一“市场先生”便是对此现象最好的总结。

以上论述夹头们都再清楚不过,也都经常自我反省“少盯盘、少操作”,但往往又总是安奈不住那颗骚动不安的心和控制不住的手。——对此我表示“剁手族”其实更适合称呼股市投资者,你是剁手族吗?你有过卖了就涨、买了就跌的奇葩经历吗?

二、西格尔常数

我们如何才能科学的正确对待波动,不当剁手族呢,先看赵本山的逻辑。

“青春痘长在什么地方不让你担心”——别人脸上!

Of course!别人持有股票、你持有现金就可以无视波动。现金是衡量实时价格的准绳,它恒等于价格,但就价值——“购买力”而言,持有现金的收益率曲线是持续向下的,所以我们才不得不投资。

杰里米·西格尔教授统计美国市场超过200年的收益情况如下,200年前投资1美元股票总体而言变成了70万+,持有现金变成了0.05。

200年股票投资年化收益就是6.6,这就是西格尔常数。

我天朝如何呢?秒杀美帝。

先说货币。1978年M2为1134亿、2017年M2为168万亿,扩张1472倍。如果以M2扩张速度粗鲁作为货币购买力贬值速度,40年前1元人民币相当于今天0.068分,注意是分,not元,年化收益-16.7%。

股票投资收益,据统计自股市开张以来,年化收益11.67%。

SHIT!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噻。即便按照整体A股平局获利约12%竟然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16.7%(统计时段也有不同),经济学上货币购买力贬值怎么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20年前10万元在一个普通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应该是足够的,按照年均12%获利、20年到现在增值到约95万,再去买,明显不够。

但大家也不用悲观,这个结果跟当出设立股票市场的主要原因有直接关系,想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的根本原因多少也能明白点。保持政治正确,就不展开说了。但这个问题目前已经解决,近10年A股市场的市盈率波动区间基本处于10-20PE,与成熟资本市场基本一致。

当前又是贸易战,又是战略竞争国家,又是南海争端,天朝的成长利空不断,引发投资者也焦虑不安,资本市场后市怎么走扑朔迷离,作为小散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我是不知道,也懒得去想,但我知道不管每个国家,底层的经济学逻辑是一致的,因此随着天朝的资本市场不断完善,A股市场的平均年化收益正在、也必将向西格尔常数6.6%(当然是剔除通胀后)无限靠拢。如果你对此过于担心,建议去买黄金,毕竟老祖宗说的好“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

三、你的预期是多少?

说我们自己的预期之前,先来看看各位大神的情况。根据网络资料:

格雷厄姆:30年、年化20%;

巴菲特:46年、年化20.3%;

卡拉曼:27年、19%;

邓普顿:几十年、13.5%;

戴维斯:47年23%;

我们应该预期多少呢?10%、20%还是30%、50%?并且想想咱们预期的基础是什么?老巴可是号称每天读十分年报、芒格可是号称每周读20本书,咱行吗?

照我说,10%就满意,当然树立一个20%或者先赚他一个亿的小目标是应该的,冲着这个小目标孜孜不倦、日拱一卒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别小瞧10%,初始资金投入100万,30年、40年下来是多少可以自己去算算,投资非买彩票,变富只能慢慢来。别人问老巴为什么没有人像他一样通过投资变成巨富的时候,老巴坦率的讲“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绝对是谆谆教诲。

而获取更高的回报,方法有且只能有2个:一个是投资优秀的公司,因为全部上市公司平均收益率将是6.6%,而这里面有贵州茅台、也有乐视,有格力电器、也有长生生物,6.6%是这些公司的平均结果,如果我们的目标全部锁定在优质公司,回报理应大于6.6%,当然买入价格也得合理才行。第二个是很多人期盼的高抛低吸,不断赚取差价。但我认为,绝绝绝大多数人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有建议卖了所有资产、借入所有负债,杀入外汇市场,加上200倍的杠杆,一年过后1万亿身家的贝佐斯在咱眼里那就不叫事儿。

四、正确看待波动谁做的最好?

到这儿,投资应该投资何类公司和合理预期是多少的问题应该是清楚了。但当我们绝大多数财富投入了股市,怎么才能做到正确看待波动?说这个问题我感觉可以换个视角,想想谁在这个问题上做到最好——无疑是大股东。而我们与大股东的主要不同我认为主要是9个字:

①真不真:财务报告是否真实?

②好不好:与当前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相比,自己的公司质地到底好不好?

③贵不贵

客观讲,第三个贵不贵在同等信息量下,有的大股东还真不一定比专业投资者更清楚,但主要因为他们对真不真和好不好心里更有数,即估值的基础掌握的更准确,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对贵不贵才更心中有数。

而我们如果想像大股东一样正确的看待股价波动,努力的方向也自然是以上3个方面了。

(一)真不真

学习财务知识、财报阅读,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多读财务报告,尤其是优秀公司的财务报告,积累商业知识。对此自问个人也水平有限,也在不断学习,只能简单说说。

比如贵州茅台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高达90%和50%,这种情况下0天的应收账库周转率也没毛病,但如果是几百天的周转率自然值得怀疑。

常见的非正常情况还有:大借大存、长期在建工程不转固定资产、常年大额的预付账款、非常集中的客户、时不时的换会计所、经常高管离职、大股东常年大额减持等等吧。如有疑问,对照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同行公司的情况,在财务报告、投资者交流、互动E中去找找答案。如果无答案或者答案不能接受,说明没看懂或不信任,远离即可,这钱不该你赚,千万别较劲,那与赌博无异。

(二)好不好

这个就没有固定套路了。但最基本的,详尽阅读公司5-10年的财务报告、招股书,根据阅读中的疑问去阅读投资者交流资料、互动e提问、券商研报。关于券商研报阅读多啰嗦一句,建议只看事实部分,即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以此作为扩充自己关于所研究公司信息量的高效方法,而关于未来预测尤其是利润预测的部分不建议看,即便看也不能以其预测结果作为投资决策依据,绝对不能,而目标价格更不能当真,直接忽略。

然后对照阅读部分竞争对手的以上资料和行业网站和、坛信息有关信息,等等吧。

大量阅读下来,最终要回答的就是公司历史的经营策略是否正确、是否构建出了竞争优势、制定策略的管理层是否有能力且可信任,以及未来会更强劲还是会变弱。

这些问题搞清了,恭喜你可以估值了。有强大竞争优势赋予了公司较强的定价权、不断抢占市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不断增长才有扎实的基础,预测才可靠。

(三)贵不贵

估值是科学也是艺术。

科学的部分仍然推荐《估值的艺术》中的方法,算是个基础吧,容易上手。书中公允市盈率方法首先给与一个公司最低市盈率7-8吧,个人认为10倍也可以。然后按照以下几部分内容予以加分:

1、财务稳定性——加0.5到2个PE

2、市场地位 ——0到3(乘数a)

3、盈利能力 ——0到4.5(乘数b)

4、增长率 ——加0到6;

其中2和3共计加a×b倍的PE。

具体内容还是建议大家去书中仔细阅读体会以下,因为这个也不能教条的使用。这部分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因为我们说了很多竞争优势、护城河,但到底应该给企业估值到多少倍合理呢,对照书中的思路去思考帮助较大,而不会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真正用顺了,往往也就是一拍脑门就给按15、20、25、30去下结论了,模糊的正确就够了。

个人习惯是大体预测企业3-5年后的利润,然后按照以上思路给一个3-5年后的合理估值,然后按照当前买入价格去考量年收益率,如果大于20%,入手。20%这个值作为最低值考虑,但前文说了合理预期10%就满意了,逻辑如下:

算是预留的安全边际,安全边际来源于增长的利润。

可能有人所大师们建议是4-7折,你的留的不够。没办法,当前能看懂的企业不多,踏空的感觉更痛苦,现金包输的结论没忘吧,因此牺牲点收益也认了。随着以后能力圈的扩大,后宫数量的扩充,咱再提高标准也不迟。

至于具体操作上怎么买入,讨论意义不大,又涉及仓位这个更难说清的问题,不再讨论。

而估值中艺术的部分就更不好说了。但我总体有个判断,当一个人玩艺术的时候不管是基于人还是基于行业发展,对未来有非常肯定的判断,不管当前和未来出再多利空也会毫不动摇的相信你的持股会越来越牛,就像当年段永平持股网易一样。如果真有了这个水平,玩玩艺术也挺好。没有这个水平一般别乱玩,艺术圈也不好混啊。

五、最宝贵的是什么?

OKEY!以上问题都搞定后,长期下来每年稳稳的10%以上的收益了,你还在乎波动吗?

别忘了,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是时间。每个人平均就是30000天,投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创造更多的睡后收入(企业的成长促成的股价提高),减少对睡前收入(出卖体力或者脑力换取的劳动报酬)的依赖,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泡杯茶看看书。

千万别为了可有可无的几个点的收益而放弃了最宝贵的东西——时间,而天天把自己绑在电脑前,正所谓“走的太远,都忘了为什么出发”!!!(作者:不见兔子_不撒鹰)

—————— 分享 ——————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