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基金黄兴亮:A股生态愈趋成熟,明年重点聚焦科创板投资机会

  • 作者:万家基金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20-12-28 14:01
  • 评论:1

关于投资策略

我们主要坚持的是一个长期成长的策略,偏好长期增长空间比较大的企业,同时也希望看到这些公司能够有能力、有竞争力,能够持续成长起来。

我们找到有足够大的增长空间,同时有较强竞争力的公司之后,会保持长期关注,同时也会长期保留在我们的基金组合中。

符合长期成长策略的公司分布面还是挺广的,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可能找到这样的公司。我想也要结合每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来看,当前在科技创新领域,这样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所以大家会看到我们的基金组合里面,对于科技创新方向一直保持较多关注。除此之外,医药行业也在我们关注范围内,同时还有一些其他传统行业的细分行业公司,也会成为基金组合的重点持仓。

我们希望寻找的公司,一是离天花板比较远,将来可能变得比今天大很多。 二是希望看到这个公司能够体现出一定的特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竞争力,能有一定的几率持续成长起来。

比如说科技领域的变化非常快,又有很多挑战,我们希望在这里面看到一个比较专业、专注的管理层,才有可能带领公司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最后持续走出来。对于科技行业,我们会特别关注这些点。但是对于其他一些行业,可能又是其他的因素,可能是品牌因素,也有可能是公司的行业地位等。

我们在这样一个长期成长策略之下,目标是跨越过所有的短期波动和不确定,努力争取在一个相对长期的时间里,比如说2年、3年、5年,争取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复合增长率。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有很多的波动,这就需要每一个基金投资者去了解我们的产品,了解我们是怎样一种策略,怎样一种风格特征,它有哪些潜在的风险,是不是和自己的风险偏好相匹配?我们一直认为,只有找到和自己的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才有可能长期拿得住,然后在长期的投资中获得盈利。

总结下来,其实所有的产品都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我们所能做的,是按照自己所擅长的做好自己,然后把我们自己怎么做的告诉大家,供大家评估和选择。大家也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了解产品的特点以后,才能寻找到匹配的产品。

关于交易策略

我们管理基金组合的过程中,卖出一个持仓的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看错了,比如说之前我们认为一家公司的长期前景非常好,但当时忽略了他的一些问题,后来发现了。我们需要去修正长期的判断,从而使得它不再符合我们的长期成长策略,那么我们就要把它从组合里面剔除出去。

第二方面是,我们持续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包括现在有很多新的IPO公司上来了,里面可能有一些新的机会出现。如果我们认为它比现有的机会还好,那么我们会把它用新的公司替换掉。

所以,我们选择卖出的依据,主要还是对于公司长期经营的判断,跟股价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或者说我们不会从股价角度出发,认为涨多了就一定要卖,或者跌多了也要去止损,这个都不是。我们还是时刻去评估,在每一个阶段公司的未来是不是还有足够大的空间?

我们没有特别的去控制基金组合的回撤,短期市场的调整也是我们预料不到的,市场的变化越是短期,实际上就越不容易去预判。所以我们从基金管理的角度,淡化了很多短期的波动。我们所关注的公司,短期的景气变化、业绩变化,我们都不会特别担心,因为这些因素放在一个长期的视角去看,其实没那么重要。

我认为,可能市场上90%以上的波动,都是短期的交易性因素,比如说,可能有些原先持仓的基金卖出来了,就形成下跌;或者有的基金看好了要买进去,就推动它的上涨。但是等它完成调整之后,股价还是会和基本面匹配上的。所以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的波动是暂时的,短期出现了一些本质的变化,公司出现了大问题,或者说行业有了大的变化,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一个公司一个行业很少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所以,对于短期的波动,我们不去预测,更做不到提前应对。当它发生以后,我们会去继续站在长期的角度去评估,如果跌了很多,我们会买更多。

关于市场生态变化

观察 A股市场,我们看到了A股的生态正在慢慢发生改变。第一点就是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在上升,海外资金不断参与到A股的投资。第二点是这几年公募基金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上升,在选择投资标的上,也会更多去考虑企业、行业的基本面因素。

从去年开始实行的注册制,将来可能推广到全市场,注册制最直接的是加大了供给,每年可能有大几百家新增上市公司,供给大大增加。与注册制相配套的交易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原来的涨跌停板是10%,现在是20%。别小看10个点的变化,现在如果踩到雷了,一个跌停板下来就是20%,换句话讲,如果我们现在买错一个公司,成本实际上比过去高很多。将来如果继续推广到t+0、完全放开涨跌幅限制,就像港股、纳斯达克这些海外市场一天可以跌80%,那个时候犯错的成本毫无疑问大大上升了。

所以,投资者结构的变化,交易制度注册制的改革,使得A股的生态越来越趋近成熟市场,未来结构分化很可能会是常态。大家相对看得明白的好公司,大家会愿意投入更大的精力,因为犯错成本比较低,公司可能会长期享受溢价,疯狂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定的泡沫。

反过来,普通公司甚至是绩差公司,可能就会慢慢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也不容易炒作,慢慢边缘化,成交量下降,甚至估值也会变成折价。可能将来大家要去习惯市场结构分化的特征。

过去 A股有很明显的风格轮动的特征,大小市值的风格轮动、蓝筹成长消费的轮动、行业和板块之间的轮动等。但我们也有一个感受,今年以来很多的交易型的机会都非常短促,很不容易把握,一些板块前一天大幅上涨,第二天就是大幅下跌,不像过去会有一段趋势,这也反映了在A股生态变化的背景下,纯粹以交易为目的的行为,风险是在提升的。

关于市场机会

展望明年,我们感觉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点是,这两年公募基金的收益中位数其实比较高,从最朴素的均值回归的道理来讲,明年可能要相对降低收益率预期。考虑到股票投资本身是相对高风险的,我们谨慎一点没什么坏处。

第二点是市场结构分化,比如说过去一段时间,顺周期板块关注度比较高,考虑到明年海外疫情受控,经济恢复,那么和经济运行关系比较密切的传统行业,可能会有一个阶段性的较好表现。

站在一个相对长期去看产业发展机会,我们认为在科技创新方向有不少的机会。云计算、半导体、人工智能技术、医药等领域,我们会一直保持关注,我们在这种企业的拜访调研过程中,也看到公司发展非常活跃。事实上,我们未来需要追求一个更可持续的、更高质量的发展,同时面对内外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在技术领域去突破,那么这些领域会持续成为最活跃的部分。

明年我们对科创板会比较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科创板公司下跌幅度都非常大,一方面是反映短期市场的风格变化,存在潜在的调整压力,如果调整得非常充分的话,里面可能有机会。因为科创板注册制降低了上市门槛,提高了上市效率,使得很多真正处在比较早阶段的公司能上科创板,留给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机会更大。打个比方,就像是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我们就有机会去拥抱它,而不像很多公司要到一定的体量相对成熟,可能发展到青壮年甚至中年了才上市,留给二级市场的机会就没那么大。

关于中美摩擦

中美科技领域之间的一些竞争摩擦,短期会给相关公司带来经营上的不确定性,短期可能会打乱公司的经营节奏,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放宽视野到整个产业链,未必是一件坏事。比如在半导体领域,我们每年花很多美金进口相关产品。这个领域中国薄弱,动不动就会受制于人,所以一定要努力赶上,至少能在局部赶上。

然而,半导体的技术门槛、资金门槛都很高,每个重要领域都有海外巨头在把持,一个后进者突围进去是非常困难的,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留给我们的机会很少。因为这两年的科技竞争问题,使得一批国内的下游厂商,愿意去看看国内供应商的产品,甚至去采购他们的产品,给了他们商业机会。

很多产业链的公司,在下游大厂的帮助下,获得了产品迭代,工艺改进,使得有一批产业链公司不断成长起来。从这个角度讲,对整个产业链其实是一件好事,如果放在过去可能更加没有机会。

对于与摩擦直接相关的公司,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中国早就过了一棍子就被打死的阶段,我们虽然在最关键的领域暂时还被卡脖子,但在周边领域已经进步不小,包括面板LED、光伏领域,我们甚至已经做到全球最好。半导体门槛更高一些,技术复杂度难度更高一些,相信假以时日也能够缩小和海外大厂的差距。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的看法是,短期确实有不确定性,长期来看反而是更大的机遇。

—————— 分享 ——————

评论 1

  • 我就是看看38 2020-12-28 16:16

    沙发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