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阳谋:传媒垄断与股神崇拜——还在相信分析师?(上)

  • 作者:陈思进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21-01-11 19:33
  • 评论:2

大型投资银行和券商时常发布上市公司调研报告,并对股票给出“买入”、“持有”、“卖出”等操作建议。这些专业人士为何如此“热心”?他们真的在诚心诚意帮助股民赚钱吗?

只需考虑一个问题便可获知答案:作为股民,您有给过分析师一分钱吗?

依据公开调研报告进行操作,十之八九横遭亏损,这是稍有经验的散户都明白的道理。信手拈来即可获得的信息,价值为零。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证券分析师每天还要乐此不疲地发布这些“免费报告”?难道他们也在免费为券商打工?

许多人以为,证券分析师的工作性质,无外乎就是实地考察加数据分析,和其他行业研究员(如地质勘探员)的薪资差距应该不会太大。但事实是:我国一名普通证券分析师的年薪超过50万是家常便饭;而华尔街注册金融分析师(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在“光景好”的时候更可轻松开到百万美元年薪。这样的高薪在全球都非常普遍。是什么让证券研究如此价值连城?难道研究上市公司,就真得比研究地质与电脑需要更高的智商吗?

证券分析的奇特之处在于:越是客观全面的报告,价值越低,尽管为了获得相关数据你费尽心血;在这一行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恪尽职守,而是搞清楚谁在给你发钱。不能先有数据,再有结果,而是为了得出“客户”需要的结果,必须想方设法准备数据……

岱璠来自斯里兰卡,是麻省理工电脑系的高才生。他毕业后先在微软工作了三年,后来听说华尔街任意一个同等职位都能拿到数倍年薪,心有不甘。获得绿卡后,岱璠毅然辞职,怀揣着无限梦想闯入华尔街。

华尔街令岱璠大开眼界,特别是金牌金融分析师权高位重,只要嘴皮子动一动便大把美金落袋,顿时吸住了他的眼球。但是,转行当一个金融分析师谈何容易,除非有华尔街前辈的提携,否则就只能按部就班一级一级朝上爬。于是,岱璠利用业余时间奋战六年,先攻下MBA,又考出CFA。按当时媒体的宣传,一旦拿到CFA,就等于手握一把金库的钥匙,可以平步青云了。

相对那些早早入行的同学,岱璠的运气不算太好。或许因为太多的人涌入华尔街,特别是大批“考试机器”的中国人和印度人成为CFA,百万高薪的职位骤然缩减。好在岱璠经过一番周折后还是找到一份初级分析师的职位,待遇不错,而且老板承诺奖金不封顶。

上班第一天老板发给他一个“黑莓”(BlackBerry手机),他必须像妇产科大夫那样24小时待命;每天埋头在成堆的文件数据中,做收入分析、现金流量评估并研究资产负债表;天天为大牌分析师至少写三份报告,并发布“买入”、“卖出”和“持有”的建议。真是“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下班比小姐晚,装得比孙子乖,看上去比谁都好”。

累一点倒也没什么,由于岱璠的分析和建议对股价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往往建议“买入”一支股票时,股价会神奇般的上涨;而当建议“卖出”一支股票时,股价便鬼使神差般地下跌,仿佛是他在指挥股市上下起伏,满足感使岱璠忘记了疲惫,感到付出有了回报。

然而岱璠渐渐发现他时常不得已的作假。有一次,他手上一家客户要给员工配股定价,上司指定岱璠必须降低这一客户的评级。但根据那家公司的财报分析恰是买入的大好时机,应该是“Strong buy”(强力推荐买入)才对。他已经退一步给了“买入”的建议,可还是被他那“金牌分析师”(上司)大骂一通:“客户是上帝,工作你不想要了?!”没辙,岱璠通宵研究数据,总算找到一个“卖出的证据”,结果可想而知,第二天那家公司的股价便跌去4.5%……

华尔街金融分析师的口头禅是:“Revenue is nothing,margin and profit is everything。(营业额不算什么,利润才是一切)”

有一家牛奶公司的财报营业额一栏很漂亮,这倒不奇怪,因为是全北美第三大牛奶经销公司,但利润却不怎么样,股价当然上不去。这家牛奶经销公司便出巨资,请岱璠的公司做出“强力买入”的评估。(待续)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

—————— 分享 ——————

评论 2

  • 陈思进 2021-01-11 19:57

    大型投资银行和券商时常发布上市公司调研报告,并对股票给出“买入”、“持有”、“卖出”等操作建议。这些专业人士为何如此“热心”?他们真的在诚心诚意帮助股民赚钱吗? 只需考虑一个问题便可获知答案:作为股民,您有给过分析师一分钱吗? 依据公开调研报告进行操作,十之八九横遭亏损,这是稍有经验的散户都明白的道理。信手拈来即可获得的信息,价值为零。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证券分析师每天还要乐此不疲地发布这些“免费报告”?难道他们也在免费为券商打工?

  • 陈思进 2021-01-11 19:51

    大型投资银行和券商时常发布上市公司调研报告,并对股票给出“买入”、“持有”、“卖出”等操作建议。这些专业人士为何如此“热心”?他们真的在诚心诚意帮助股民赚钱吗? 只需考虑一个问题便可获知答案:作为股民,您有给过分析师一分钱吗? 依据公开调研报告进行操作,十之八九横遭亏损,这是稍有经验的散户都明白的道理。信手拈来即可获得的信息,价值为零。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证券分析师每天还要乐此不疲地发布这些“免费报告”?难道他们也在免费为券商打工?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