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产品创新史(上),读完你就是产品总监,8000字干货

微博上看到有人发,银华基金老总王立新写的《理性之外》(表舅自己也没看过,如果大家对书有兴趣,欢迎私信,如果人比较多,回头我们在微博搞个抽奖送书的活动),做了个公募基金产品创新的梳理(下面三张图)





正好花点时间,做个对这些创新产品解读,以及未来销售场景的展望


本文适合的阅读、转发对象:

本文差不多就写到“差不多得了”的深度,所以适合正在或者未来准备进入公募行业的同学(最近暑期实习面试可能就会问到了)做机构的想了解下零售产品历史的、做零售的想了解下机构需求的,以及各类销售机构的理财经理朋友们等。


以下,就按表格里的编年体,合并一下事实上同类的产品,也会补充一些表格里缺失的产品,比如互认基金、基金投顾这些。

因为第三页,2013年开始的产品创新,离我们最近,先从第三页的2013年开始写起来。

每篇控制在8000字左右,大概需要15-20分钟阅读,分上、中、下三篇,本篇(上)包括:委外定制、量化对冲、商品、港股通及互认、打新、浮动管理费等基金

01

开局,1998年、2001年,「传统封基」、「开放式基金」

这块很简单,简单讲讲。

公募基金成立25周年,起步于做主动权益的传统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其实是90年代初沪深两个交易所开市后的衍生物之一。

直到现在,开放式主动管理偏股基金,依然是大众对公募基金的主要认知来源,但无论基金公司如何宣传自己的主动管理能力,自称选股专家,这块业绩和规模的阿尔法,实际来源于时代的贝塔

主动管理基金的超额收益,来源于中国加入WTO后,过往20年,经历的草莽时代的产业崛起产业变革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

而这块的超额,随着国内产业格局的固化,将会越来越稀缺。

去明星基金经理化,是监管去年《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提到的,有意为之的工作方向,但事实上,监管改变的可能只是实现的速度(加速实现),从行业的终章来看,未来国内的公募行业,也会和海外一样,有明星平台、有明星策略、有明星指数,但明星基金经理肯定会越来越少,这其实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的。

所以,未来开放式主动管理的偏股基金,虽然中短期内依然有公众认知端的先发优势、有高费率驱动的更强的渠道销售意愿,但大势上看,其行业的占比,一定会持续走下破路


02

2015年,「港股通基金」,以及中港「互认基金」

把港股通基金、中港互认基金提到前面,是因为上一篇《华生,我发现了美元债产品的盲点》写了之后,有很多银行的小伙伴私信咨询互认基金的情况,正好看到港股通,一块先一起讲讲。

港股通基金和中港互认基金,这两者虽然本身很不一样,但是时间前后脚,而且都在大的“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背景下,和香港有关。


先说港股通基金。

书中提及的2014年其实是不准确的,港股通虽然是14年11月开通的,但是直到2015年4月,才允许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

07年的时候,外管局就发布了《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当时叫“港股直通车",具体还和时任中行行长的肖刚有关,当时国际业务领先的中行,就探讨过,个人通过中银国际投资香港股市的想法。

恒指也从22000点涨到了32000点,但后续配套的法规出台比较慢,又赶上08年金融危机,直到2012年才重启讨论,最终14年年末开通了沪港通、16年末开通了深港通。


港股通开通以来,有过四个比较重要的节点

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2015年4月,监管允许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港股暴涨,整体的港股交易量迅速攀升,港股通也在公募基金参与后,第一次用完了105亿的额度

第二,是16年的811汇改,人民币兑美元开始持续贬值了1年半,对于挂钩美元的港元来说,自然走强,大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进一步加速(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第三,是16年放开港股通的总额度

第四,就是从2019年到现在,这一段区间,对港股投资价值判断的来回拉扯,从“南下夺取港股定价权”、试图拉平AH股的估值,到美元进入加息周期,港股经历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杀后,对港股流动性折价、以及与海外货币政策的高相关性的反思,市场对港股明显变得更理性了。


港股通也好,中港互认基金也好,抛开其他目的和功效不说,只说一点:就是帮助基金公司,在QDII额度不足、或者没有QDII资格的情况下,有其他的途径参与海外市场,销售与海外市场相关的产品。


港股通,仅仅是针对香港股票市场。

中港互认基金,涵盖的投资范围更大。

中港互认基金,是2015年由中国证监会和香港监管机构联合商议后放行的,目的也很明确:

希望大陆的“韭韭们”(机构或者个人),通过一家在国内的“代理人”(比如大陆的外资公募),买到香港公募管理人(比如同一家外资公募的香港分舵)的基金(投向可能是全球市场或者亚太市场的股票、债券)。

而让香港的“韭韭们”(机构或者个人)也能买到大陆的基金(主要投向A股)。

但从目前推进的情况来看,和QDII、港股通相比,中港互认基金的热度太低了,近几年也没批过新的互认基金(不过据说有机构最近在筹备新的产品)。


单从数据来看,中港互认基金,很“不平等”,为什么这么说呢?

截至目前的情况,香港资金北上来买大陆公募基金的累计销售额,不足南下销售额的5%

为啥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在香港卖不掉基金,我们下次专题再讲。


而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香港公募管理人管理的互认基金,有没有买的必要?

它的比较标的,应该是国内公募管理人管理的,同样投向的QDII类产品。

互认基金的优势,理论上应该在于它所处香港,对全球、或者亚太地区,应该有更强的信息优势,就好比:一个在北上深的基金公司,理论上应该会比在驻马店办公的公募做的更好(认真脸),因为卖方信息、同业交流会更多一点。

另外,部分互认基金的赎回效率也更快一点。

以及,互认基金在人民币份额,对冲汇率波动的锁汇成本等方面,相比QDII是有优势的,至于什么是锁汇成本,请参考前面提到的美元债的文章。


但是中港互认基金有个很大的问题,表舅给大家先简单讲讲:

香港的公募行业,和大陆不太一样的一点在于,香港的很多基金,其实都是在卢森堡、开曼等地注册的(就好像很多娱乐公司注册在新疆的霍尔果斯),因为有税务等优惠。但互认基金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来大陆销售的产品,必须注册地在香港

这就导致,其实能拿到大陆来卖的产品,可选的就不多(明星产品可能都没注册在香港)。

另外一个限制在于,互认基金要求,在大陆销售的基金规模,不能超过产品总规模的50%,也就是比如说,不考虑汇率,在香港注册的一只公募基金,规模是10亿,那么,大陆的代理人拿到大陆销售,销售总规模就不能超过10亿。


另外,更少有人知道的一点在于:

互认基金,是不受公募基金销售管理办法约束的。销售办法里约定,代销机构收取的尾佣,不能超过50%(个人)、30%(机构),但是如果要让银行帮忙卖互认基金,尾佣可以随便设,对国内的公募基金(代理人而言),要想赚钱,就得通过直销卖给机构投资者(比如卖给想投海外债券的理财子公司,直销不用分尾佣)


所以,互认基金的销售就有很多的桎梏

首先,能引入的标的基金就不多,看得上的产品很多不注册在香港,没法卖;

其次,能引入卖的产品,在香港的规模可能就不大,所以在国内可以销售的额度有限,好不容易找到机构客户卖出去,可能就因为总规模的限制,很快达到上限了。

业务桎梏和瓶颈太多,就导致销售的投入产出比很低,可持续性很差,慢慢在这块业务内部就容易被边缘化


但从大的方向来看,只要市场存在信息差,后续上述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互认基金还是可以走出一条与QDII基金差异化发展的路线的


03

2013年,「浮动管理费」基金

浮动管理费基金经历过两个阶段,从2013年开闸,到2016年,随后暂停了3年,然后直到2019年才开始重启,然而2022年又非常式微,2022年全年成立的4只权益型的浮动管理费基金,事实上都是券商集合产品改造的。

公募基金推动浮动管理费,有非常正确的初衷:就是改变大众对于公募基金“旱涝保收”的印象,管理人和投资人能够“荣辱与共”,但在实施过程中,有几个结构性的问题,导致模式一直无法成气候:

第一,公募基金考核的是相对收益,而浮动管理费挂钩的是绝对收益。

比如2022年,指数下跌20%,两个偏股基金产品,规模一样都是10亿,一只是固定管理费的偏股基金,下跌20%,排名全市场中位数,给公司赚固定管理费1500万;另一只浮动管理费,下跌5%,排名全市场前5%,但极端假设,做亏了之后,管理费1分没赚。那么,这两位基金经理,应该如何发钱?后者业绩做的明明更好,但是没有创收,在现有的考核框架下,就会比较分裂。

第二,现有的浮动管理费模式,投资者的直观感受下,收益和风险不对称。

怎么理解这个不对称呢?

浮动管理费有两种具体的实现形式:

一种是“支点式”上下浮动没有固定管理费部分,而是比如锚定一个绝对值作为业绩基准后,根据实际业绩和基准的差,向上或者向下浮动;

另一种是“业绩报酬式”,也就是先收取一个偏低的固定管理费,然后设定一个固定的基准后,基准以上部分,管理人可以提取比如20%的超额回报,这是大部分私募和基金专户玩法。

目前所有的浮动管理费模式,基本都是采取“业绩报酬式”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从你的视角出发,好像还是基金公司一直在占你的便宜

如果业绩做的好了,他能提20%的超额,类似2020年的行情,产品比如收益20%,基准8%,基金公司光浮动报酬就可以提(20%-8%)*20%,2.4%,10亿的产品,可以提2400万,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他的获得感就是“我少赚了2.4%”

但如果业绩做的不好,比如2022年,产品亏了20%,但管理费可能还是可以获得固定的0.8%,仅仅比一般的产品少付0.7%的管理费

“少赚2.4%”和“少付0.7%”相比,就是我们所谓的,对投资者而言,上下不对称。

第三,A股市场的周期属性,导致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对于浮动管理费都兴趣不大,且投教成本很高。

解决第二点的一个办法,就是浮动管理费全部采取“零”固定管理费的模式,只考虑业绩报酬。

但A股最大的特征,就是牛短熊长,免固定管理费的模式,会导致在漫长的熊市中,即使管理人尽职尽责,拼尽全力,但是没取得目标的正收益,可能好几年都赚不到钱,那么就会导致团队不稳定,最终也无法形成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双赢。

而且,代销机构也对浮动管理费不感冒,逻辑也很简单:市场好的时候,不管是不是浮动管理费,产品都卖的出去,而市场不好的时候,浮动管理费模式事实上,也不会撬动太多的边际需求,而在熊市年份,如果收不到管理费的尾佣,对代销机构也是毁灭性的打击。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投资者的投教:目前的浮动管理费的超额收取,都是在客户赎回的时候提取,光是去算这笔账,去解释,对很多理财经理而言,都是很麻烦的事。


去年,监管有意向推动“让利型”产品,从管理人向投资者让利,如果真的要让这类产品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可能还是要考虑几点:

第一,产品类型上,带着绝对收益目标、又有一定业绩弹性的,固收+、养老FOF、量化对冲等产品,最适合做,纯多头的偏股基金、纯债基金没有太大必要做。

第二,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出发,支点式上下浮动的模式,比业绩报酬型,更能接受,也就是往下管理费可以下浮到0,而往上也应该上浮有顶,确保对投资者而言,看起来从管理人地方,多赚的收益和少赚的风险是上下对称的。


04

2013年,「打新」基金


打新基金,也是时代的产物。

股票打新的收益来源,和比如上海的新房打新,本质上差不多,依靠的都是“一二级价差”。

上海一手房打新赚钱,是因为一手房限价,低于周边二手房的价格,所以打中后卖出,直接获得价差。

股票打新赚钱也一样,因为A股新股定价往往偏低,导致打中新股后,上市卖出,往往有利可图。


而公募的打新基金,除了能赚大家都能赚的,一二级价差的钱之外,还有壳资源的优势:也就是打新政策的倾斜(就好像同样在上海打新房,你如果见到有人因为某一特定原因,能加30分,怎么和他玩儿?)


打新分为网上打新、网下打新和战略配售,公募基金这三块都能吃肉

网上打新,就是登录券商app就能打新的模式,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能参与,网上打新采用抽签的方式,中签率和申购的股数有关,如果你资金量越多,可以申购的股份数就越多,中签率就越高,因为公募打新基金有规模优势,所以中签率肯定超过个人投资者。

但是优势的大头其实是在网下打新。网下打新主要是针对机构投资者,且机构投资者也分三六九等,把公募基金、社保年金属于A类,私募、信托等属于B类,A类比B类的获配比例更高,且比如科创板网下打新规定,不低于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70%会优先向公募、社保、养老金、保险、企业年金和合格境外投资者等6类中长线投资对象配售;创业板打新中,A类投资者的初始网下占比就要求不低于70%。所以,同样规模的一只公募、一只私募产品,公募打新中签的就是要多,收益增厚也更多,

战略配售,就不用展开了,之前蚂蚁要上市,公众就是只能通过战略配售公募基金参与这块蛋糕。


过往的10几年中,打新的收益,也是有周期性的,和二级市场高度相关,二级市场火热的时候,打新收益好,二级市场冷却的时候,新股也少人问津。

而打新基金,最佳的产品模式,就是股票仓位0-40%之间的混合偏债,因为二级债基这类可以投股票的债基,没有打新的资格,所有公募能够打新的产品中,混合偏债要求的股票仓位是最低的。

因为打新基金主要关注打新的收益增厚,而打新需要满足产品至少有6000万的股票底仓要求,所以仓位越低,底仓波动的影响就越小(否则打新赚5个点,底仓股票亏20个点,做这个事就没有意义了)


包括原来理财资金做的比较多的A+C套打模式,通过专户投资混合偏债产品,同时在专户中做空股指期货,对冲掉混合偏债中的底仓股票波动,剥离出纯粹的打新收益。


但要看到的是,未来的打新市场,很可能不再是周期性(和市场贝塔无关)、而是结构性机会(和个股质量有关)了,原因也很简单:全面注册制。

如果全面注册制实施,新股上市不再是一个稀缺资源,那么随着股票上市数量、速度的加快,一只新股上市,没有那么多资金追在屁股后面后,上市后破发的可能性也将加大,近期市场也是这么在反映的。


因为原来打新基金周期性的原因,每家大中型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打新产品线,比如之前微博提到过的华夏基金这批产品,名字都惊人的相似。


对很多基金公司而言,打新市场,从“周期性波动总能靠无脑打新吃到肉”,到注册制后,“新股质量分化必须提高打新的姿势水平”,存量打新产品何去何从,也是一个挑战。


05

2013年,「量化对冲」基金

量化对冲,是纯粹的舶来品。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量化模型的手段买卖股票,然后通过卖空股指期货等手段,对冲掉对应股市的整体波动(比如卖空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冲掉沪深300的波动),然后赚取量化模型选出来的股票和沪深300之间的收益差。

之前写过一篇,《公募风口系列,盘点7位公募量化经理》,里面包括了:

①什么是量化?

②为啥公募量化干不过私募量化?

③量化公募还有没有戏?


就不展开了。国内的量化对冲产品想要发展,除了“量化”的部分策略要丰富、容量要扩大,提供更多的阿尔法以外。

核心还是在于“对冲”,也就是股指期货等工具的利用,我们之前聊国证2000《今年赚了10个点的国证2000,国内宽基的卷王终极战?》的时候,也提到过,一个成熟的市场,一定需要期货、期权等对冲工具。

2013年出生的量化对冲产品,之所以沉寂了一段时间,主要就是15-16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对股指期货的使用进行了限制,使得整体策略受限、失效,而公募的量化对冲要想继续发展,也需要国内股指期货的品种更加丰富(除了目前的50、300、500、1000以外),以便衍生出更多的策略。

舆论氛围也挺重要的,要改变大众对于“做空工具是魔鬼”的刻板印象,要知道,做空工具更多时候反而是市场的稳定器、和价值的发现器。


06

2013年,「商品」基金

商品基金指的是投资对象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商品现货或者期货(比如豆粕期货ETF,买的都是豆粕期货,所以不需要满仓,90%的仓位都是现金类资产,随时补充保证金就可以了)的基金。

具体包括油气、煤炭、钢铁有色、稀土、化工、黄金白银、豆粕期货等等。

2022年,商品基金表现非常好,主要是因为商品本身具有抗通胀的属性,所以在通胀期,利率上行,股债均被压制的环境下,商品基金是大类资产配置角度很好的补充。

国内商品基金的业绩主要取决于两块,商品本身的价格、以及汇率的变化。

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就不展开说了。

为什么商品基金的业绩和汇率有关?

原因在于,从全球的角度来讲,国内商品期货的价格,往往和国际商品期货的价格高度挂钩,举个例子,比如国内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跟随伦敦金现货的价格走势,2022年伦敦金价格几乎没有变化,但是人民币从年初到年尾贬值了8%,所以如果国内黄金价格要和国际金价保持平价,跟住,那么结合汇率的贬值,国内黄金价格要上涨8%才行。

所以,国内商品基金的走势往往和人民币汇率呈反向的关系。

那么,从2023年的角度看,因为海外大概率进入衰退,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弱,大宗商品的价格很难上涨,并且国内经济复苏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预计走强,两者相结合的情况看,商品基金可能没啥特别大的机会。

有两类商品,应该今年有明确的机会:

一是主要由国内需求驱动,且由国内定价的商品,比如黑焦煤、焦炭、螺纹钢等,但目前国内没有主要投资这类商品的基金。

二是黄金,我们上次在《达里欧的桥水狂买8亿黄金ETF,这些FOF也买了》,提到过,预计机会不错:

“如果我们站在去年年底,做23年的战略资产配置(SAA,也就是比较各个大类资产的性价比)展望,其实黄金应该算是全年比较高胜率的品种。

因为大家普遍判断23年会迎来美元加息周期的拐点,朝着加息进程放缓→美元走弱→黄金走强的逻辑走,只不过没想到中间出了硅谷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的事件,不仅放缓了加息周期,还增加了全球的避险情绪,加速推升了金价的上涨。

如果你想问,黄金还会不会继续涨?

那么,答案是,大概率会(不作为投资建议),最根本的在于,目前美国国债,短久期和长久期利率倒挂(2年期美国国债3.76%、10年期3.38%),隐含着经济衰退的预期,后续美国步入降息周期,美元继续走弱是大概率事件,并且目前欧洲银行危机已经蔓延到了德意志银行(DB),加息周期的末尾各类幺蛾子还在路上,远没结束,全球避险情绪浓厚,黄金还是最佳的避风港。”

另外,补充一句,对于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商品基金的波动率太大,而且既受到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又受到汇率的影响,很难把握,这玩意儿不像主动权益、或者宽基指数,你投资的是优质企业,鼓励长期持有,商品基金没有长期持有的概念,能给你亏自闭,且你不知道还要亏多久,就是要做择时。

那么,商品基金的未来主要定位,其实就是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主要投资品种,作为固收+、fof、宏观择时等,要做大类资产配置的产品策略的底层品种。

在国内市场,很多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模型,其实就是股债的平衡,这远远是不够的,一旦参照海外的情况,真正的基于股、债、商品、现金等的大类资产配置策略的规模起来(比如桥水在中国发行的桥水全天候专户,从去年开始重仓黄金ETF),商品基金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07

2013年,「委外定制」基金

为什么说2015年是委外定制基金的元年?

表舅帮大家拉一下数据,从2010年开始,每年年末,机构资金持有中长期纯债基金、货币基金的规模情况:

2010年,机构资金持有中长期纯债基金只有4亿,这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哪一年是增长曲线的凸点?

很明显是2015年-2016年:

中长期纯债基金,2015年从前一年的785亿增长到2267亿,增长了200%左右;而2016年更是到了8489亿,相较于前一年增长了接近300%。

货币基金,更是从2014年的6700亿,迅速攀升至2015年的28000亿左右。

什么是机构委外基金?

这不是一类产品模式的创新,而是基于客

—————— 分享 ——————

评论 1

  • 欧阳 2023-04-09 05:37

    [赞][赞][赞]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