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被压制,融券全部提前归还?

  • 作者:鬼话财经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23-09-11 09:53

#财经新势力#

最近几天市场疯传“所有融券渠道告知客户截止10月1日前必须还券”,出现这一传闻的背景主要是发生在市场对于上涨有极为强烈的预期,但是市场却始终起不来。于是相当多的人开始为上涨找理由,其中融券作为做空工具的一种,也是被广大散户诟病相当多的。恰逢限售股融券近期又被传得沸沸扬扬,因此出现类似的传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媒体对此进行了调查与报道,据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后了解到,仅部分渠道对客户进行了要求与协商沟通,其中包括归还注册制下IPO战略投资者配售获得的被限售股票,且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这一采访结果基本上反映出该传闻有一定的苗头,但是并非强制与全面铺开。

很多人对于限售股可融券是非常不理解,也是非常不满的,他们认为这是机构在肆意欺负散户,也是交易所偏袒机构的表现。已经看到不止一个市场人士表示,应该取消这一规则。可是为什么当时要如此设计呢?其实限售股融券是有特定条件的,首先就是可用于融券的限售股只能是战略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而不是大股东持有的。这样是为了避免大股东用融券的方式提前减持。

但是为什么要允许战略投资者所持有的股份融券呢?那是因为市场有融券的需求,新股上市普遍价格比较高,而又普遍股价是远远超出了其内在的价值,市场上有比较强烈的做空需求。从监管部门的角度来说,如果放开战略投资者持有股份的融券,可以有效的压制新股的价格,避免疯狂的炒作,平衡多空力量,从而也可以避免大量散户以过高的价格买入一些价格不高的股票。从战略投资者角度来说,股份处于锁定期,借出去还能收回一些利息。

同时为了防范战略投资者利用这一渠道提前减持,交易所明确规定,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不得通过与关联方进行约定申报、与其他主体合谋等方式,锁定配售股票收益、实施利益输送或者谋取其他不当利益,并会采取相应严格监管措施。因此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压制过高的股价,特别是新股的股价而设计出来的一套防范风险的制度。

其实一直以来投资者都有一个习惯,把做空工具视作洪水猛兽,认为正是这些做空工具导致了股价的下跌。无论是2015年对股指期货的口诛笔伐,还是现在对融券的各种声讨,都反映出大家对做空工具极度厌恶的情绪。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源于大家对做空工具不了解。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做空就意味着砸盘。理论上来说,做空确实是先卖后买,通过这种方式赚取差价,这也确实是做空工具最常见的盈利模式,也就是投机。但是熟练使用做空工具的机构,事实上大多数时候用的是做空工具的另外一个功能,也就是对冲。我们都知道大型机构如果进入股市,数量会比较庞大,由于资金太大流动性肯定会比较差。如果市场发生下跌,机构的损失会非常惨重。对于散户来说,发现股价下跌卖出就行了,可是机构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没人接盘。因此机构需要通过做空工具来对冲,如果股价下跌,他们可以通过类似股指期货这样的做空工具锁定利润。因此市场上最大的空头,其实是最大的多头,他们下了很多的空单,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手里持有的巨额股票。

我们都知道险资入市比例在不断提高,现在最高比例已经提升到总资产的45%了,但是保险巨头实际投资比例是多少呢?中国平安股票投资总额约2824.70亿元,占比6.1%。虽然总额不少,但是比例相当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做空工具对冲,根本不敢投那么多钱进股市。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造成股价下跌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做空,而是股价。中国石油上市于2007年11月,发行价高达16.7元,上市当天开盘价48.6元。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说中国石油业绩良好分红也高,连巴菲特都在买。可是巴菲特是2元港币买入的,A股上市却高达48元。那一天就是历史最高价,连续下跌了16年了,至今股价只有当初的零头。那个时候有做空工具吗?没有。可以限售股融券吗?也不行。为什么股价却一直下跌了这么久,直到2020年逐渐稳定,去年下半年才慢慢开始上涨了呢?

因为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已经很有投资价值。多年经营后,目前净资产已经高达7.7元以上,股价当时却只有最低4元多,所以中国石油提出了回购计划。不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同样如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股价才真正开始上涨了。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真正对股价构成压力的并不是做空工具,而是过高的股价。做空工具只会在短时间内影响价格的波动,但是不可能改变企业的投资价值的高低,想要投资获利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用远远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股票。

—————— 分享 ——————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