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股票代码:600085)日前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9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6亿元,同比下降8.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7.61亿元,同比下降59.29%。公司业绩呈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据港交所文件,12月31日,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再度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在主板上市,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港交所显示,该公司于6月28日递交的上市申请文件已处于“失效”状态。
同仁堂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同仁堂商业拟通过受让方式获得红惠医药51%股权,交易价款约为1.05亿元。本次同仁堂商业对外投资事项不涉及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医药医疗股震荡反弹,河化股份拉升封板,拓新药业涨超14%,海普瑞、粤万年青、同仁堂、康缘药业等跟涨。
国家药监局会同海关总署起草了《关于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拟允许进口牛黄试点用于中成药生产。对此,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联系了同仁堂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政策有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但目前还没有落地实施,还不能够(进口牛黄)。
据港交所文件,6月28日,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中药股震荡回升,羚锐制药大涨8%再创新高,同仁堂短线拉升4%,寿仙谷、福瑞股份、昆药集团涨幅居前。
港股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近日公布,董事会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同比约下降3%至上涨7%之间。据悉,同仁堂集团共有三家上市公司,包括A股的同仁堂,还有港股的同仁堂国药、同仁堂科技。截至2023年6月30日,同仁堂持有同仁堂科技46.85%的股权,同仁堂与同仁堂科技共同控股同仁堂国药,合计持有后者股份比例达71.67%。
中药板块盘中震荡下挫,同仁堂触及跌停,此前龙津药业跌停,健民集团、华润三九、康缘药业、达仁堂等跌幅靠前。
同仁堂(600085)10月30日晚间披露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21亿元,同比(调整后)增长25.88%;净利润13.91亿元,同比增长38.67%。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55.81%。
中药股异动拉升,龙津药业直线涨停、精华制药、大理药业、康惠制药、达仁堂、同仁堂等纷纷跟涨。
同仁堂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2023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97.61亿元,同比增长30.02%;归母净利润9.87亿元,同比增长32.69%;基本每股收益0.72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0.02%,主要由于中医药市场需求增加,同时本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深化营销改革,销量增长所致。
港股医药股持续走低,同仁堂科技跌超10%,丽珠医药、中国中药、复星医药、国药控股等纷纷走低。
中药股震荡走高,同仁堂涨超6%,江中药业涨超3%,益盛药业、广誉远等跟涨。
医药股持续下探,恩华药业跌超6%,海思科、拓新药业、康恩贝、同仁堂、佛慈制药等10余股跌逾3%。
港股医药股震荡走低,联邦制药跌超5%,石四药集团跌超4%,同仁堂科技、绿叶制药、药明生物等纷纷下跌。
A股中药股盘初走弱,嘉应制药跌超3%,贵州百灵、佛慈制药跌超2%,康恩贝、达仁堂、同仁堂等跟跌。
港股中药概念走弱,康臣药业(01681.HK)跌近3%,白云山(00874.HK)跌近2%,中国中药(00570.HK)、同仁堂科技(01666.HK)等跟跌。
中药龙头股同仁堂盘中震荡涨超4%,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800亿元。
3月28日早盘,A股中药板块拉升,中证中药指数涨超1%,700亿元市值权重成份股同仁堂一度飙涨超4%,天士力涨超5%,华润三九、达仁堂等权重股涨超3%。中药ETF(560080)早盘一度涨超2%,截至10:32,中药ETF涨1.74%,成交额超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