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688363.SH)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
华熙生物(688363.SH)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发酵法软骨素钠原料成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的主文档备案登记,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发酵法软骨素钠合规化备案的企业。
华熙生物(688363.SH)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华熙昕宇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含)。
记者通读此次被华熙生物指出的多篇“问题研报”发现,对于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的优劣判断,华泰证券等券商研报有一定倾向性,申港证券的研报还存在前后矛盾之处。不过,相比之下,其他多篇研报在胶原蛋白和玻尿酸的站队中并没有选择“一边倒”。那么,既然如此,为何至今没有任何券商对此公开进行回应?
5月21日晚间,华熙生物再次发文回应,坦言作为在资本市场经历过第一轮完整周期的企业,深切体会概念切换对企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正是因为现在经营环境面临挑战,华熙生物才会更多体会到行业中众多企业的难处,才会有新的角度审视产业的生态环境,才会与所有的同行一起审视这个环境有哪些因素在鼓励价值创造,有哪些是在导致价值损耗。”
据华熙生物官微消息,3月3日,“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688363.SH)的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发表内部讲话。赵燕表示:今年公司开始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一年5次水光、3次光子和2次刷酸,基本上在6000元以内,但效果绝对比用完一套同价位的贵妇护肤产品要明显和持久。”去年年初,90后白领徐静开始尝试医美项目,她直言,同样价格的医美项目与护肤品相比,前者显然更具备性价比。
医美概念高开,华熙生物高开超14%,悦心健康、汉商集团竞价涨停。
企查查APP显示,北京华熙凌赋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食品添加剂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华熙生物(688363)全资持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汇熙产投生科创业投资(湖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汇誉私募基金管理(湖州)有限公司,出资额为10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等。企查查显示,其合伙人包括湖州市产业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华熙生物、湖州市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华熙生物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979万元,同比下降56.03%。
华熙生物(688363)10月16日晚间公告,控股股东赵燕拟将其通过公司控股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481.7万股公司股份捐赠给山东大学教育基金会。本次捐赠的标的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
华熙生物近日在路演活动上表示,华熙生物目前有7-8种在研胶原蛋白,已经实现大分子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并于8月份完成了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原料产品的上市,该产品具有修复、促伤口愈合及促胶原再生等功效。下一步将会稳步推进自产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料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华熙生物公告,拟以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30元/股。
美容护理板块持续走弱,金三江跌超9%,登康口腔跌超8%,珀莱雅、华熙生物跌超6%,敷尔佳、洁雅股份跌超5%。
隆基绿能、中国中免、晶科能源、智飞生物、联影医疗、万泰生物、长春高新、华熙生物、沃森生物等龙头股纷纷下杀,主力资金暂时观望。
华熙生物(688363)8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提议公司以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30元/股(含)。
华熙生物公告,2022年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24.11%,拟10派6.1元。
华熙生物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主任陶文文日前在“合成生物产业趋势与应用前景”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已打造完成。基于合成生物全产业链能力,公司已与国内外20余家科研院校达成合作,并组建了600余人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团队。
华熙生物发布业绩快报称,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7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收入63.59亿元,同比增长28.53%;基本每股收益2.02元,同比增长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