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抱团瓦解崩塌后,资金会流入哪个新方向?

今天我打算和大伙聊三个问题:

1、基于大势分析的交易策略

2、第十二轮中美贸易磋商的预期差机会

3、机构资金抱团的后市展望及市场影响


1、基于大势分析的交易策略

昨天小毕在推文里分析了美联储议息会议,这件事对未来大势有重要影响,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公布会议结果,现在看最大概率是降息25个基点,也就是说,如果结果如此,只是符合预期而已,应该不会对市场构成明显的利好影响。

因此议息会后鲍威尔主席的讲话就变得至关重要,本周末美国公布了超预期的经济数据,鲍威尔会否基于此考虑,表达出未来暂缓降息的倾向?若真如此,将构成超预期利空。

所以作为事件驱动交易者,我们不打算在8月1日会议结果公布前提前埋伏,先观望看看,除非明天超热数量骤然突破近期阶段峰值水平,也就是超过4个。因为突破阶段峰值,我们视为超热趋势改变的开始,从原来的下降趋势向上升趋势改变。




虽然选择在8月1日前观望,但我对后市中期趋势更倾向于看涨。

因为随着美元、欧元等多个经济体陆续步入货币宽松阶段,中国大概率也将跟随宽松,未来一段时间的任何一次高层重要会议,我们都要提防可能提及政策方向转向宽松。眼下最近的一次会议是正智局会议,7月底召开。

一季度行情归根结底,是宽松政策预期驱动的行情,所以在4月中旬会议定调不宽松之后,行情也就终结了。此时如果重启宽松政策,技术上的第三浪升势,不是小概率事件。




2、第十二轮中美贸易磋商的预期差机会

未来两天中美要再次举行贸易磋商了。中美关系紧张还是缓和,对应都有哪些板块受益,相信大伙早已耳熟能详了,都是从去年浴血奋战过来的。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大众熟知的板块其预期差也就不大了,很难有大戏。

与之相比,我觉得上海合作港题材或许预期差会更大一些。

从去年5月至今,中美此前的十一轮磋商全都是在两国首都举行的,这次磋商第一次选择了首都之外的城市,一定是因为这个城市有什么特殊的原因。

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今年4月份曾传出的中美合作港,就是在上海这个地方,当时也的确刺激了上海本地股突然启动,成为了超级热点。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猜测,没什么有力的依据,只不过这个猜测的风险收益比还算不错,猜错了风险不大,因为市场对合作港的预期并不高,而猜对了机会很大,因为预期差足够大。

3、机构资金抱团的后市展望及市场影响

本月看到多篇研报分析机构资金抱团现象,我觉得这不止关乎机构,也关乎咱们普通散户群体,所以拿出来跟大伙聊聊。




2006年以来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不断壮大,各家机构因为拥有相似的决策框架、考核机制、信息渠道、行为模式,所以机构资金抱团现象也随之而来,多次出现,根据招商证券研报统计,最著名的抱团现象有4次:

(1)2007年1季度-2010年1季度:抱团金融 持续13个季度;

(2)2009年3季度-2012年3季度:第一次消费抱团,持续13个季度;

(3)2013年1季度-2016年1季度:抱团信息科技,持续13个季度;

(4)2016年1季度-目前:第二次消费抱团,已经持续了 13个季度;如果从2017年1季度算正式开始抱团,目前持续了10个季度。

按照研报的统计数据,以往历次抱团时长都是13个季度,目前这次抱团消费股,按长的算已经13个季度了,按短的算也已经10个季度了,这意味着眼下这次消费抱团行为其实也已临近尾声,最早从现在开始,最晚在明年一季度之前应该会看到这次抱团的瓦解。

也就是说,高高在上的消费股可能会面临一次大的震荡甚至崩塌,抱团的机构资金从中四散撤离,另觅他处。

不过,不能将其简单理解为白马股会就此从牛转熊,因为即便抱团结束,也一定会有人一直留守其中,就好像茅台经历了前面三次抱团行为的瓦解崩塌,并未阻碍其股价十几年来的长牛走势。

只不过此时对待高位的消费白马股,咱们还是要小心点为好。同时我们还要去考虑,未来到了抱团瓦解崩塌的那一天,资金四散出逃,必然会转向流入新的方向,那个新的资金流入的方向会是谁呢?

目前看,我觉得这个新方向更有可能藏在科技和金融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更符合未来政策导向,与消费白马的属性截然不同。

—————— 分享 ——————

热门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