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周期”。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受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高带宽内存(HBM)需求激增及NAND产能投资不足等多重因素推动,DRAM与NAND现货价格在过去六个月内飙升50%至300%。其中,DDR5(16Gb)现货价从7.5美元暴涨至20.9美元,涨幅高达336%。
在这轮涨价潮中,存储芯片制造商如三星、SK海力士成为最大赢家,利润和股价双双看涨。然而,硬件设备制造商却承受着巨大成本压力。摩根士丹利已将戴尔科技评级从“增持”直接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144美元降至110美元,并预测其2027财年毛利率将大幅下滑至18.2%。惠普和慧与科技也因类似原因遭遇评级下调。
报告进一步指出,存储芯片成本占高端服务器和PC物料清单(BOM)的10%至70%,价格每上涨10%,OEM厂商毛利率就可能下降45至150个基点。相较之下,苹果和Pure Storage因商业模式差异、软件收入占比高等优势,展现出更强的抗压能力。
在中国市场,国际大厂如三星、美光库存紧张,“一板难求”,而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国产品牌则表现出较强的供应链韧性,虽技术差距不断缩小,但消费者仍更倾向国际品牌。
网友讨论 11
Tech观察员:
这轮涨价真是AI惹的祸,算力竞赛太疯狂了!
Investor_Lucy:
戴尔这次被砍得有点狠,看来AI服务器也不是万能解药。
半导体小韭菜:
国产替代的机会来了,希望长江存储能抓住窗口期!
老股民阿强:
每次周期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次硬件厂真惨。
CloudBuilder:
云厂商不差钱,但OEM厂商利润薄如纸,扛不住啊。
芯动未来:
HBM才是关键,传统DRAM都快成配角了。
价值捕手:
苹果果然稳,软硬结合就是抗周期利器。
MemoryHunter:
DDR5涨300%?难怪我新装的电脑贵得离谱……
AI炼丹师:
没有HBM,连训练都跑不动,这钱不得不花。
风起云涌2025:
建议关注澜起和兆易创新,HBM接口和NOR Flash都有布局。
硬件民工:
我们公司采购内存条预算翻倍,老板脸都绿了。